首页 > 法律法规

中共广东省汕头市委办公室、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扶持革命老区、山区发展有关项目的通知

发文单位:广东省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共广东省汕头市委办公室

文  号:汕市办〔2007〕17号

发布日期:2007-8-18

执行日期:2007-8-18

生效日期:1900-1-1

各区县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省驻汕有关单位,市直局以上有关单位:

  为加快革命老区、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我市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一批扶持革命老区、山区发展的具体项目,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共广东省汕头市委办公室、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8月18日

扶持革命老区、山区发展有关项目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从今年起至2011年,我市将向革命老区山区投资59363.2万元,扶持建设48个项目,解决“一保五难”问题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解决老区、山区“一保五难”等民生问题(33个项目,总投资57705.5万元,其中:申报国债1400万元,省资金14685.53万元,市资金13198.88万元,区县资金4868.45万元,自筹资金23552.64万元)

  (一)落实最低生活保障问题(1个项目,总投资759万元,其中:省资金379.5万元,区县资金379.5万元)

  目前我市各地的低保标准不一,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为234元/月、农村人口为208元/月,澄海、潮阳、潮南区城镇人口为156元/月、农村人口为130元/月,南澳县统一为133元/月。全市现有老区、山区农村低保户17025户,43160人,人均月补差43.8元,每月支出189.04万元。根据调查,老区、山区农村人年均纯收入低于1200元尚未纳入低保的困难户有5000户,14318人,按各地补差水平计算(人月均补差,澄海区为43.5元、潮阳区为43元、潮南区为45元、南澳县为44元),月需低保资金63.25万元,年需低保资金759万元。其中,省转移支付50%,其余由区县财政配套。今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市民政局负责)

  (二)解决住房难问题(2个项目,总投资2727.4万元,其中:省资金550万元,市资金1154.6万元,区县资金300万元,自筹资金722.8万元)

  1、贫困危房户改造。至2007年初,老区、山区未实施危房改造的贫困户有159个村、3182户,按每户7000元算,共需资金2227万元,其中市财政拟安排资金954.6万元。所需资金通过以下途径筹措解决:一是将贫困户危房改造作为“十百千万”驻村工作组今年的一项任务; 二是市残联用两年时间解决残疾人住房困难户227户,按每户13000元计共计资金295.1万元;三是发动共青团组织挂钩帮扶每个老区山区镇一户贫困危房户;四是由市妇联安排解决部分单亲母亲特困家庭的危房改造;五是由市财政安排资金、向省争取支持、向社会募集资金,解决剩余的贫困危房户的危房改造。今年全市计划改造1372户,省补助资金550万元,市财政需补助411.6万元(每户补助3000元),区县财政也需补助411.6万元(每户补助3000元),重点向老区、山区倾斜。(市扶贫办牵头市委基层办、残联、团委负责)

  2、资助老区住房难低保户修建住房。“十一五”期间,在实施每年为农村100户住房困难低保户修建住房工作中,向老区倾斜,每年安排老区低保困难对象不少于60户。每户资助2万元,由市、区、镇按4 :4 :2的比例分担。今年计划帮助70户老区低保户修建住房。(市民政局负责)

  (三)解决饮水难问题(6个项目,总投资18179.6万元,其中:申报国债1400万元,省资金3991万元,市资金3200万元,区县资金1645万元,自筹资金7943.6万元)

  规划用五年时间,解决革命老区山区43.84万农村群众饮水问题,工程规划总投资17798万元,其中落实向开行贷款2000万元。(市水利局负责)

  1、关于解决潮阳、潮南区革命老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计划。根据《汕头市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和今年5月份对我市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复核,目前我市革命老区中的潮阳区金灶、和平、河溪镇和潮南区红场、雷岭、两英、仙城、成田、陇田镇等9个镇91个村(居)共34.6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属于饮用水水质不达标范围,已列入我市2005年《汕头市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潮阳和潮南区革命老区农村饮水工程规划通过建设水陂、铺设供水管道等工程措施,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工程规划总投资13723万元(其中省市两级计划补助5991万元,区及以下配套及自筹7732万元),计划从2008年开始,分五年(每年7万人)予以解决。今年补助潮南区100万元,解决秋风村2344人、鹤丰村5144人的饮水难问题。(市水利局、潮阳区、潮南区负责)

  2、关于解决澄海区革命老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澄海区革命老区的饮水问题大多属于原来供水设施老化破损引起,目前,隆都镇和上华镇农村群众饮水问题比较突出。上华镇计划对上华自来水厂实施扩容,项目今年总投资671万元;隆都镇计划对镇水厂进行扩容,工程总投资554万元。市政府给予上华镇补助330万元、隆都镇补助200万元、莲华镇补助15万元。(市水利局、澄海区负责)

  3、南澳县县城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南澳县编制了《南澳县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经县发改局立项。工程计划新建及改造供水管道长度为41.3公里,项目概算总投资2850万元,资金来源由申报国债、上级补助和地方自筹组成,目前已向国家申请国债资金1400万元,国家发改委正在审批中。根据南澳县县城供水管网项目的实际情况,市政府给予南澳县补助500万元,其余由南澳县自筹解决。(市水利局、南澳县负责)

  4、金灶镇柳岗、花园、宫山、桥陈4个村的水改建设项目。4个村共3013户、14192人,水改项目总造价约366.6万元,自筹47万元,缺口319.6万元。剔除安装进户水表管道部分及各项规费,实际缺口260万元。市政府在开行贷款资金中安排155万元补助。(潮阳区金灶镇负责)

  (四)解决行路难问题(14个项目,总投资23101.25万元,其中:省资金2782.75万元,市资金5732.72万元,区县资金912.25万元,自筹资金13673.53万元)

  计划到2009年底完成镇通老区建制村水泥路共43个村130公里,力争到2010年完成163个老区自然村、学校通水泥路共187.21公里的任务。建设资金落实方面,目前老区、山区建制村通水泥路的补助标准为:每公里中央和省共补助15万元,市补助10万元,区补助5万元。从2007年开始,增加老区农村公路建设补助,在市原每公里补助1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2万元,合计每公里补助12万元。由市向银行贷款5000万元中解决。此外,为扶持老区、山区通水泥路工程,交通部门决定免收或减半收取老区、山区镇通建制村水泥路建设1.5万元/公里的测设费和0.5万元/公里的质量监督费。(市交通局负责)

  1、成田镇千山、后坪、沙陂村道路建设工程。该工程从南山截流至大龙溪水库8公里,受益的老区村有沙陂、千山、后坪村和龙溪水库。计划按路基6米,路面5米建设,每公里65万元,计划总投资520万元。除由省市区三级配套每公里32万元,共256万元外,其缺口264万元,由市财政解决150万元,自筹114万元。(潮南区成田镇负责)

  2、胪岗镇峡安路部分路段拓宽改造工程。即从南港桥头起至后安、五丰村止,全长10.6公里。途经新联、新中、上陇、新民、后安、五丰等6个老区村,受益人口43355人。该路现为泥土路,路基不足4米,路面陡峭,经常受暴雨冲刷,水毁严重,崎岖不平,路况极差,车辆难以通行,危险度高,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山区经济的发展,急需拓宽改造。经有关部门勘测,拟按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按6米路基和4.5米水泥路面建设,平均每公里造价65万元,工程总造价689万元。除由省市区三级配套每公里32万元,共296.8万元外,其缺口349.8万元,由市财政解决250万元,自筹99.8万元。(潮南区胪岗镇负责)

  3、雷岭镇济美路建设项目。济美路连接省道司神公路,是镇区通往济新、济老、店前、麻铺、双老五个村的主干道,总长2.95公里,受益人口5000人,也是通往革命遗址“徐帅洞”和已建的雷岭骨灰存放楼的必经之路。目前该路为不足4米宽的土路。前2公里按7.5米路基和6米水泥路面设计,后1公里水泥路面按4.5米宽设计。其中约1.6公里的路基工程采用护坡和绿化结合的形式增加,造价控制在60万元;6米宽水泥路面2公里,造价控制在120万元,后4.5米宽的0.95公里水泥路,造价为43.75万元,10米长桥梁造价25万元,总投资248.75万元。该路段已由市交通局列入“村村通”计划,省市区每公里配套32万元,共94.4万元,桥梁由省单列拨补。缺口资金约130万元,由市扶贫办在老区资金中安排40万元,其余由区镇自筹。该项目列为今年实施项目。(潮南区雷岭镇负责)

  4、潮南区红场镇赤林路改造项目。赤林路起于大南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终点在老村小学,途经6个老区村(苏林、虎空、中村、老村、后田、蔡肥)和红场水库,全长7.3公里(减去水库大坝长300米不铺设水泥路面,实7公里),受益人口6300人。现有泥土路宽约6米,个别地段宽约7米,路基情况尚可。从实际出发,在满足通车的前提下,采取以下措施:(1)以现有路基为基础,对不足6米宽的路基适当拓宽至6米,达到全线路基同宽;(2)改善全线的排水设施,特别是边沟,减少雨水对路基的损毁;(3)对弯道特别急的地段适当裁直,延长视距;(4)铺筑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不小于18CM,强度不小4.0MPa)。按照上述措施处理,平均每公里投资约55万元,全线总投资401.5万元。该路段已由市交通局列入“村村通”计划,省市区三级每公里配套资金32万元,共计233万元,缺口168.5万元,由市财政解决160万元,其余部分由区自筹解决。(潮南区红场镇负责)

  5、潮南区成田镇沙陂村道建设项目。沙陂村是二战时期的老区村,现有总户数417户,人口2771人,2003年度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年人均纯收入980元。沙陂村距镇区17公里,其中镇区至南山截流5公里属镇区道路已铺筑水泥路面,从南山截流至大龙溪水库8公里是潮南区防汛公路,从大龙溪上坝水库至沙陂村5公里属村道。如能将南山截流至沙陂村的道路共13公里建成水泥路,不单能解决沙陂村的交通问题,同时也解决千山、后坪、后安、五丰等村的部分交通问题。此项目,市政府曾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形成以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龙溪一坝——沙陂村5公里村道作为第一期建设项目,按6米路基和4.5米水泥路面建设,按每公里造价55万元计算,总投资275万元。市扶贫办已在2005年度的老区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25万元作为路基工程的补助资金。每公里由省市区三级配套30万元,共150万元;由市交通局拨给25万元专项资金,再由市财政拨给40万元补助,不足部分由区镇自筹解决。(潮南区成田镇负责)

  6、潮南区省道司神公路雷岭镇区路段扩建改造项目。司神公路雷岭镇区路段从雷岭双溪桥至公路工区管理站,全长1公里,是雷岭镇的唯一主干道,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市场、商铺等集中分布于该路段的两侧,居住人口密集,是雷岭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原设计标准较低,路面宽只有7米,随着该路段车流量和两旁居住人口密度的增加,该路段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路面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残破不堪,经常积水,脏乱差现象严重,经常交通堵塞。为改善镇区交通条件和镇区面貌,急需对该路段进行拓宽改造,经初步测设,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需258万元:其中拆除沿途临街建筑物,赔偿各业主需30万元;将路基拓宽至24米、路面铺筑为14米宽的水泥路面,需投资112万元;在路段两侧规划建设下水道,需投资60万元;配套绿化带、路灯,设置人行道,进一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系数,此项需投资56万元。计划由雷岭镇政府与区公路局协商,由区公路局向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申请建设资金,市公路局向省公路局申报项目,争取建设资金120万元。由市财政补助建设资金120万元。不足部分,由潮南区和雷岭镇自筹解决。(潮南区雷岭镇负责)

  7、潮阳区金灶镇东谷公路建设项目。东谷公路起于金灶镇东坑村,止于谷饶镇石壁村,全长5.8公里,途经两镇14个山区、老区村,直接受益人口3万多人。是谷饶乃至练江片区通往金灶镇与揭阳火车站连接的一条捷径。目前东谷路部分路基宽为7~8米。据潮阳区交通局测设,计划将公路路基拓宽至8米,路基工程预计投资48万元,铺设6米宽水泥路面,预计投资312万元,修筑桥梁、涵洞工程预计投资16万元,总投资约376万元。经研究,工程总造价控制在279万元左右。该项目属于经济线路连接线,不属于未通水泥路行政村范围,无法列入省、市村村通水泥路建设计划。但考虑到受益人口较多,效益较好,列为市支援老区、山区的建设项目,并分二期建设,第一期先修筑路基、桥梁、涵洞,并修筑公路排水沟和路面先铺碎石,需投资79万元,由市财政安排扶持资金75万元,其余由区镇自筹;第二期铺设6米宽水泥路面,预计投资200万元,此项作为明年续建,并由市财政给予扶持150万元,市老区办从专项资金扶持50万元。(潮阳区金灶镇负责)

  8、澄海区盐鸿镇莲花山路建设项目。莲花山路起于国道324线,止于莲花山石湖片区,全长7.6公里,已有沙土路,该路段没有行政村或自然村,主要是为满足在莲花山发展种养业的农户及开发莲花山旅游资源的需要。先建国道至上社水库3公里水泥路面,每公里造价控制在30万元以内,总投资90万元。该段路已由市交通部门在2004年新改建工程项目建设计划中给予45万元的补助,尚缺资金45万元。由市财政拨给30万元,澄海区财政配套15万元。(澄海区盐鸿镇负责)

  9、澄海区盐鸿镇生水路建设项目。生水路西起于国道324线,东止于金鸿公路,全长1.9公里,按路基宽度36米进行规划设计,投资估算总金额1170万元。市财政给予补助50万元。(澄海区盐鸿镇负责)

  10、澄海区莲上镇莲凤路东段扩建工程项目。莲凤路历史以来是国防战备通道,全长10.6公里,现西段7.9公里已完成6米宽水泥路面,其东段位于莲上镇东南方,西起永新凤洲村,东连合昌海堤,全长2.7公里。工程建设包括,建设砼路面宽6米,路肩和砌石挡土墙3米,形成路面宽为9米,并重新修建7座桥涵,共需要资金470万元。市财政给予补助40万元。(澄海区莲上镇负责)

  11、澄海区莲下镇董窖路建设项目。董窖路起点省道231线安澄公路,终点于董坑村,路线全长6.8公里,采用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9米,水泥路面宽度7米,估算总投资1020万元。市财政给予补助100万元。(澄海区莲下镇负责)

  12、潮阳区关埠镇占官路建设项目。占官路从关埠镇至京北渡口止,长7公里,加上通6个行政村的支线长5公里,全长12公里,总投资480万元。已列入村村通工程计划,市财政再给予补助60万元。(潮阳区关埠镇负责)

  (五)解决上学难问题(3个项目,总投资10349万元,其中:省资金6349万元,市资金2500万元,区县资金1500万元)

  1、全面完成老区山区学校校舍C、D级危房改造。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今年由省财政安排6349万元对农村C、D级危房进行改造,市在教育专项资金中已安排500万元,现再安排500万元,区县给予相应配套。在市、区县安排的补助资金中,将对老区山区予以倾斜,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老区山区C、D级危房改造任务。(市教育局负责)

  2、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老区山区改善办学条件。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资金1000万元支持老区山区学校的大门围墙、部分生活设施、运动场地及常规实验仪器设施设备等建设。有关专项资金由市、区县各负担50%的方式筹措解决。(市教育局负责)

  3、加强老区山区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加大对老区山区教师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力度。市、区县两级教育部门积极组织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老区山区进行支教。(市教育局负责)

  (六)解决看病难问题(4个项目,总投资1097.54万元,其中:省资金628.28万元,市资金361.56万元,区县资金107.7万元)

  1、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力争革命老区农民参合率2008年达到100%.据此推算,共需补助资金897.54万元,其中省财政补助628.28万元,市补助161.56万元,区补助107.7万元。合作医疗补偿封顶线在2007年1万元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补偿标准。(市卫生局负责)

  2、加大农村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010年完成14所老区镇卫生院的改造任务,全面改善老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市财政每年补助50万元,4年共200万元。今年计划对红场、雷岭两个革命老区镇的卫生院建设项目进行扶持,争取在省、市的专项资金中,安排每所卫生院各5万元,共计10万元。(市卫生局负责)

  3、进一步完善帮扶工作机制。安排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帮扶未落实的7所老区卫生院(已落实7所)。在实施市级以上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的医生晋升主治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1年的制度中,计划用五年时间,每年安排15名医务人员到老区卫生院服务;接收25名老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到市级医疗机构免费学习、进修。(市卫生局负责)

  4、组织“卫生惠民门诊”、“健康直通车”医疗队到革命老区义诊和送医送药活动。为当地群众免费体检、免费咨询、免费赠药,开展健康检查和举办卫生保健常识宣传教育活动。(市卫生局负责)

  (七)其他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1491.71万元,其中:省资金5万元,市资金250万元,区县资金24万元,自筹资金1212.71万元)

  1、资助老区修建部分农村老年人活动场所。在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200万元,计划用五年的时间,资助20个老区村修建老年人活动中心,改善老区老年人的活动环境。2007年计划资助修建7个老区村老年人活动场所。(市民政局负责)

  2、支持老区加快殡葬设施建设。检查督促红场、两英、陇田、金灶和河溪等五个老区镇加快镇级骨灰楼堂的建设,确保2007年底前投入使用。(市民政局负责)

  3、扩建红场广播电视差转台项目。争取省广电台支持,投资400万元,扩建红场广播电视差转台,扩大广播电视对大南山革命老区的覆盖面。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待省局落实设备和铁塔的重建。(市广播电视台负责)

  4、南澳配电网络完善及TN-C系统改造项目。2007年将投入500万元完善南澳配电网络并改造TN-C系统。(市供电局负责)

  5、南澳三个无电村建设项目。初步计划建设10千伏线路11.9公里,低压线路1.3公里,投资284万元解决南澳东金交椅、西金交椅和虾仔澳三个无电村的用电问题。工程的立项已经上报省公司,设计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力争在2007年竣工。(市供电局负责)

  6、南澳县后宅镇山顶村排洪沟建设项目。山顶村排洪沟担负着排污和排洪双重任务,目前大沟污染严重,影响山顶村村民的生活。排洪沟全长500米,计划盖上顶板密封,每隔30米左右预留砂井1个,共设留砂井15个。预算总造价69万元。省老区资金已在2006年度拨给5万元,该村自筹资金10万元,由市财政拨给40万元,不足部分由南澳县、镇两级配套。(南澳县负责)

  7、潮南区雷岭镇建设有线电视网络项目。市广播电视台对该项目进行实地调查,认为该工程总投资需38.71万元(包括前端、主干线、网络改造)。由市财局和潮南区各拨款10万元扶持,余者由市广播电视台负责。(潮南区雷岭镇负责)

  二、扶持老区、山区发展经济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892.7万元,其中:省资金50万元,市资金385.6万元,区县资金12.1万元,自筹资金445万元)

  1、澄海区莲华镇西浦村蝴蝶兰种苗标准化生产项目。市农科所采用订单农业形式,自2008年至2010年,每年向西浦村无偿提供蝴蝶兰试管苗10万苗,价值约10万元,三年共30万元,并在种苗生产过程提供免费生产培训和技术指导。当种苗生产至2.5寸规格且质量符合商品标准时,由市农科所按订单合同拟定价格予以回购,种苗销售收益全部归西浦村集体所有。项目需配套建设具有温光湿调控配套的蝴蝶兰种苗生产大棚4000平方米,总投资180万元,分三年建成。计划首期于2007年10月底前完成,需投入资金45万元,建设面积1000平方米;第二期于2008年10月底前完成,需投入资金90万元,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第三期于2009年10月底前完成,需投入资金45万元,建设面积1000平方米。建设资金由西浦村负责筹措。(市农科所负责)

  2、澄海区莲华镇西浦村杂交水稻高产高效示范项目。市农科所自2008年至2010年,每年无偿向西浦村提供600斤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种子,价值约6000元,帮助解决3000亩稻田种子问题。并在生产关键时期,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对施肥、喷药等具体措施的实际操作进行规范,提高农户科技种田技能,实现增产增收。(市农科所负责)

  3、潮南区红场镇佳溪村速生丰产林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36.3万元,建设面积500亩,平均每亩费用730元,拟用5年时间进行建设。计划由市扶贫办负责总投资的2/3,约24.2万元,由潮南区林业局负责总投资的1/3,约12.1万元。目前已按设计要求由造林公司带资投入资金28.5万元,完成种植尾矩桉造林面积500亩,造林成活率达97%。(市林科所负责)

  4、潮南区红场镇篮口农场山苍子试验林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2.6万元,建设面积100亩,平均每亩费用1260元,拟用5年时间进行建设。目前已按设计要求由造林公司带资和市林科所提供种苗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山苍子试验造林面积100亩,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市林科所负责)

  5、潮南区胪岗镇五丰村山苍子试验林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8万元,建设面积50亩,平均每亩费用1600元,拟用5年时间进行建设。目前已按设计要求由造林公司带资和市林科所提供种苗投入资金6万元,完成山苍子试验造林面积50亩,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市林科所负责)

  6、扩建隆都镇宅头村水果种植及兴办田头市场项目。项目拟投资68万元,计划扩种木瓜30亩、珍珠番茄20亩,同时兴办1000平方米的田头市场,实施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栽培、统一网室和统一销售。预计年可创产值160多万元,实现增收32万元。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补助30万,其余由市供销社筹措。(市供销社负责)

  7、兴建金灶镇径头村水果田头市场项目。金灶镇是香蕉主产区,现种植香蕉2万亩,年产量达4万多吨。项目拟投资35万元,兴办香蕉田头市场,实现收购、包装、储运、交易服务平台等一条龙服务。目前,金灶供销社香蕉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向当地村委租用660平方米场地用于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补助20万元,其余由市供销社筹措。(市供销社负责)

  8、澄海区莲上镇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项目。项目拟投资30万元,采用“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基地+老区农户”的方式,在澄海区莲上镇农业技术综合示范园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生产示范田10亩,并开展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同时,每年为老区永新村和涂城村无偿提供蔬菜新品种种子100公斤,培训老区菜农200名,并提供全方位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应用新技术改造传统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手段,帮助老区村拓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负责)

  9、潮阳区金灶镇乐安村苗圃建设项目。主要内容:一是嫁接培育良种果树苗木(三棱橄榄8000株、肭种橄榄1000株、杨梅新品种4000株、黄皮2000株、玻璃余甘1000株等);二是协助乐安村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规划,选择适合当地条件又能见效快的果桑种植项目,试验总结果桑无公害栽培技术,指导和培训种植户;三是开展橄榄流胶病和三棱橄榄不稳产问题等水果种植情况的调查研究,重点做好无公害生产和重要病虫综合防治的技术培训和推广,建立挂钩联系村和挂钩示范户,免费提供有益微生物肥EM并指导农户试验应用。(市果树研究中心负责)

  10、发展玉凤鸡蛋生产场项目。以汕头玉凤畜禽生产合作社为平台,扶持帮助1—2个老区村居规划好玉凤鸡蛋生产场,发展40—60农户加入到合作社,发展玉凤保健鸡蛋生产。项目拟投资50万元,固定资产购置资金从农户个人出资、政府对农民合作组织扶持资金及政府扶贫基金中筹措;流动资金由合作社与农户筹措。(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负责)

  11、推广种植三棱橄榄、乌酥杨梅等地方特色优质水果。每年安排40万元,建立三棱橄榄、乌酥杨梅苗圃,在金灶、西胪、红场、仙城、两英等镇选择有条件的老区村,分配给优质种苗,采取新种和高位嫁接等方式,扩大种植面积,形成区域化规模生产。(市扶贫办负责)

  12、澄海区溪南镇董坑村草莓种植技术推广和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在科技三项费用专项资金中安排8万元,帮助该村推广草莓先进技术,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实现草莓高效高产。建设时间为2007年至2009年。(市科技局负责)

  13、建设广东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潮南雷岭镇。建设荔枝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出口生产基地和示范区。建成年加工量3000吨荔枝酿酒厂和4家荔枝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链,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时间为2007年至2010年,由省科技厅投入50万元专项资金。(市科技局负责)

  14、建设海门镇新地村蔬菜种植基地。计划在该村桥外洋和西坑洋两处200亩低洼地发展蔬菜种植基地。项目计划投资58万元,包括修筑水利灌溉渠1500米、平整土地200亩、修筑水闸4座、蓄水池4个等建设项目。市在今年老区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12万元,再由市农业局向省申报专项资金扶持,其余由村自筹解决。(潮阳区海门镇新地村负责)

  15、建设金灶镇宫山村名优水果种植基地。计划修整垦山450亩,种植三棱橄榄、乌酥杨梅、玻璃油甘等名优水果,总投资100万元。市农业局已在效益农业资金中安排10万元、市扶贫办在老区资金中安排4万元,其余由村自筹解决。(潮阳区金灶镇宫山村负责)

  16、建设金灶镇东坑村特色示范果园。对该村田心围300亩低劣果园进行综合性改良,种植乌酥杨梅、三棱橄榄、玻璃油甘等特色水果。计划投资25万元。由市扶贫办在老区资金中安排5万元,以后视进展情况逐年安排给予扶持,其余资金由村自筹解决。(潮阳区金灶镇东坑村负责)

  17、扶持老区、山区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民政部门作为民间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责,要依法降低登记门槛、简便登记手续,支持推动老区、山区培育发展一批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创造条件培育规范一批名牌协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同时,引导一部分已经发展起来的行业协会向老区、山区扩展,带动老区、山区农民发展经济,参加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市民政局负责)

  18、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计划用三年时间,在老区山区发展产购销类型合作社10家。专业合作社力求因地制宜,投资少、见效快,为老区、山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市供销社负责)

  三、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补助17个经济困难的老区山区镇(街道、管委)各15万元,合计765万元。

  附件:扶持革命老区、山区发展有关项目投资情况一览表扶持革命老区、山区发展有关项目投资情况一览表(2007-2011年)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额(万元)  资金来源 (单位:万元)  责任单位  实施年限 或开工时间  
省资金  市资金  区(县)资金 (含镇、街道)  自筹资金  资金组成  
  项目合计 48 项  59363.2  14735.53  14349.48  4880.55  23997.64  申报国债 1400 万元      
一  解决 “ 一保五难 ” 等民生问题( 33 项)  57705.5  14685.53  13198.88  4868.45  23552.64  申报国债 1400 万元      
(一)  落实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1 项)  759  379.5    379.5          
1  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759  379.5    379.5    省转移支付 50% ,其余由区县财政配套  市民政局  2008 年  
(二)  解决住房难问题( 2 项)  2727.4  550  1154.6  300  722.8        
1  贫困危房户改造项目  2227.4  550  954.6    722.8  省、市、区县财政补助,部门帮扶  市扶贫办  2007—2008 年  
2  资助老区住房难低保户修建住房项目  500    200  300    市、区、镇财政按 4 : 4 : 2 的比例分担  市民政局  2007—2010 年  
(三)  解决饮水难问题( 6 项)  18179.6  3991  3200  1645  7943.6  申报国债 1400 万元      
1  潮阳、潮南区革命老区山区农村饮水工程  13723  3991  2000    7732  省市两级计划补助,区及以下配套及自筹  市水利局、潮阳区、 潮南区  2007—2011 年  
2  澄海区上华镇上华自来水厂扩容项目  671    330  341    市政府补助 330 万元,其余由区支持、镇政府自筹或由企业向银行贷款解决  市水利局、澄海区  2007年1月  
3  澄海区隆都镇镇水厂扩容项目  554    200  354    市政府补助 200 万元,其余由区支持、镇政府自筹或由企业向银行贷款解决  2007年5月  
4  莲华镇老区改水工程  15    15        2007 年 1 月完工  
5  南澳县县城供水管网改造项目  2850    500  950    申报国债 1400 万元,市财政补助 500 万元,其余地方自筹  市水利局、南澳县  2007年8月  
6  金灶镇柳岗、花园、宫山、桥陈 4 个村的水改建设项目  366.6    155    211.6  市政府在开行贷款资金中安排 155 万元补助  金灶镇  2008 年上半年  
(四)  解决行路难问题( 14 项)  23101.25  2782.75  5732.72  912.25  13673.53  市贷款 5000 万元用于市级配套      
1  43 个建制村水泥路建设项目  7200  1950  1560  650  3040  中央和省补助 1950 万元( 15 万元 / 公里,市财政补助 1560 万元( 12 万元 /  公里),区补助 650 万元( 5 万元 / 公里)  市交通局  2007—2009 年, 2007 年 8-9 月开工 13 个村  
2  163 个自然村、学校水泥路建设项目  10000    2246.52    7753.48  市财政补助 2246.52 万元( 12 万元 / 公里)  市交通局  2007—2010 年  
3  成田镇千山、后坪、沙陂村道路建设工程  520  120  246  40  114  省补助 15 万元 / 公里,市补助 12 万元 / 公里,区补助 5 万元 / 公里,市财政补助 150  万元  成田镇  2007年11月  
4  胪岗镇峡安路部分路段拓宽改造工程  689  159  377.2  53  99.8  省补助 15 万元 / 公里,市补助 12 万元 / 公里,区补助 5 万元 / 公里,市财政补助 250  万元  胪岗镇  2008年3月  
5  雷岭镇济美路建设项目  248.75  69.25  75.4  14.75  89.35  省补助 15 万元 / 公里,市补助 12 万元 / 公里,区补助 5 万元 /  公里;桥梁单列拨补;市扶贫办安排 40 万元;其余区镇自筹  雷岭镇  2007年8月  
6  潮南区红场镇赤林路改造项目  401.5  109.5  247.6  36.5  7.9  省市区三级每公里配套资金 32 万元,共计 219 万元,缺口 182.5 万元,由市财政解决 160  万元,其余部分由区自筹解决  红场镇  2007年11月  
7  潮南区成田镇沙陂村道建设项目  275  75  140  25  35  由市交通局报省交通厅批准列入省市行政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设计划,再由市财政拨给 40 万元,不足部分由区镇自筹解决  成田镇  2006年9月  
8  潮南区省道司神公路雷岭镇区路段扩建改造项目  258  120  120  18    向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申请建设资金 120 万元,市财政补助 120 万元,不足部分由潮南区和雷岭镇自筹解决  雷岭镇  2008年4月  
9  潮阳区金灶镇东谷公路建设项目  279    275    4  市财政补助 225 万元,市老区办从专项资金扶持 50 万元,余者由项目单位自筹  金灶镇  2007-2008 年  
10  澄海区盐鸿镇莲花山路建设项目  90    75  15    已由市交通部门在 2004 年新改建工程项目建设计划中给予 45 万元的补助,尚缺资金 45  万元。由市财政拨给 30 万元,澄海区财政配套 15 万元  盐鸿镇  2007年8月  
11  澄海区盐鸿镇生水路建设项目  1170    50    1120  市财政给予补助 50 万元  盐鸿镇  2007年9月  
12  澄海区莲上镇莲凤路东段扩建工程项目  470    40    430  市财政给予补助 40 万元  莲上镇  2007年12月  
13  澄海区莲下镇董窖路建设项目  1020    100    920  市财政给予补助 100 万元  莲下镇  2007年12月  
14  潮阳区关埠镇占官路建设项目  480  180  180  60  60  省补助 15 万元 / 公里,市补助 10 万元 / 公里,区补助 5 万元 / 公里,市财政补助 60 万元  关埠镇  2007年9月  
(五)  解决上学难问题( 2 项)  10349  6349  2500  1500          
1  老区山区学校校舍 C 、 D 级危房改造项目  7349  6349  1000      省财政 6349 万元,市财政 1000 万元  市教育局  2007 年  
2  支持老区山区改善办学条件项目  3000    1500  1500    由市、区县各负担 50% 的方式筹措  市教育局  2008—2010 年  
(六)  解决看病难问题( 2 项)  1097.54  628.28  361.56  107.7          
1  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  897.54  628.28  161.56  107.7    省财政补助 628.28 万元,市补助 161.56 万元,区补助 107.7 万元  市卫生局  2008 年  
2  加大农村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0    200      市财政补助  市卫生局  2007—2010 年  
(七)  其他项目( 6 项)  1491.71  5  250  24  1212.71        
1  修建部分老区农村老年人活动场所项目  200    200      福利彩票公益金  市民政局  2007—2011 年  
2  扩建红场广播电视差转台项目  400        400  市广播电视台负责  市广播 电视台  2007 年  
3  南澳配电网络完善及 TN-C 系统改造项目  500        500  由市供电局负责  市供电局  2007 年  
4  南澳三个无电村建设  284        284  由市供电局负责  市供电局  2007 年  
5  南澳县后宅镇山顶村排洪沟建设项目  69  5  40  14  10  省老区资金已在 2006 年度拨给 5 万元,该村自筹资金 10 万元,市财政拨给 40  万元,不足部分由南澳县、镇两级配套  县扶贫办  2007年9月  
6  潮南区雷岭镇建设有线电视网络项目  38.71    10  10  18.71  由市财政和潮南区各拨款 10 万元扶持,余者由市广播电视台负责  市广播电视台、雷岭镇  2007年9月  
二  扶持老区、山区发展经济项目 ( 15 项)  892.7  50  385.6  12.1  445        
1  澄海区莲华镇西浦村蝴蝶兰种苗标准化生产项目  210    30    180  农科所提供蝴蝶兰试管苗 30 万元,配套建设资金由西浦村自筹  市农科所  2008年1月  
2  澄海区莲华镇西浦村杂交水稻高产高效示范项目  1.8    1.8      市农科所负责  市农科所  2008年2月  
3  潮南区红场镇佳溪村速生丰产林示范项目  36.3    24.2  12.1    由市扶贫办负责总投资的 2/3 ,约 24.2 万元,潮南区林业局负责总投资的 1/3 ,约 12.1 万元  市林科所  2007年4月  
4  潮南区红场镇篮口农场山苍子试验林建设项目  12.6    12.6      扶贫办在老区专项资金中安排  市林科所  2007年4月  
5  潮南区胪岗镇五丰村山苍子试验林建设项目  8    8      扶贫办在老区专项资金中安排  市林科所  2007年4月  
6  扩建隆都镇宅头村水果种植及兴办田头市场项目  68    30    38  市财政 30 万,其余市供销社自筹  市供销社  2007年8月  
7  兴建金灶镇经头村水果田头市场项目  35    20    15  市财政 20 万,其余市供销社自筹  市供销社  2007年8月  
8  澄海区莲上镇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项目  30    20    10  市财政 20 万,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 10 万元  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  2007年8月  
9  发展玉凤鸡蛋生产场项目  50        50  固定资产购置资金从农户个人出资、政府对农民合作组织扶持资金及政府扶贫基金中筹措;流动资金由合作社与农户筹措  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  2007年8月  
10  推广种植三棱橄榄、乌酥杨梅等地方特色优质水果  200    200      每年安排 40~50 万元,市扶贫办负责  市扶贫办  2007年8月  
11  澄海区溪南镇董坑村草莓种植技术推广和配套设施建设  8    8      科技三项费用专项资金中安排  市科技局  2007年8月  
12  省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雷岭镇建设  50  50        省专项资金  市科技局  2007年8月  
13  建设海门镇新地村蔬菜种植基地  58    12    46  市在今年老区建设专项资金中安排 12 万元,再由市农业局向省申报专项资金扶持,其余由村自筹解决  海门镇 新地村  2007年10月  
14  建设金灶镇宫山村名优水果种植基地  100    14    86  在效益农业资金中安排 10 万元、市扶贫办在老区资金中安排 4 万元,其余由村自筹解决  金灶镇 宫山村  2007年8月  
15  建设金灶镇东坑村特色示范果园  25    5    20  市扶贫办在老区资金中安排 5 万元,以后视进展情况逐年安排给予扶持,其余资金由村自筹解决  金灶镇 东坑村  2007年8月  
三  补助 17 个经济困难的老区山区镇  765    765      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补助 17 个经济困难的老区山区镇(街道、管委)各 15 万元    2008-2010 年  
其他相关法规更多 >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