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 号:延州政办发〔2006〕9号
发布日期:2006-2-23
执行日期:2006-2-23
生效日期:1900-1-1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人民政府有关委局室:
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06年全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二月二十三日
2006年全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责任,确保就业和社会保障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州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中央、国务院和州委、州政府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部署,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责任机制,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促进2006年全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目标任务
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劳动关系、培训鉴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金保”工程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方面37项工作。
(一)就业和再就业方面(9项):
1.创造城镇就业岗位数量(含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规划落实数量);
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含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
4.城镇登记失业率;
5.创业促就业成功项目数量;
6.财政就业专项补助资金;
7.劳务输出人数(含州外输出人数、吉林省保安进京人数、境外就业人数);
8.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当年新到位金额;
9.小额担保贷款当年新发放金额。
(二)劳动关系方面(2项):
10.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含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11.农民工工资当期支付率。
(三)培训鉴定方面(5项):
12.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人数;
13.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后就业率;
14.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人数及创业成功率;
15.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人数(含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高技能人才人数);
16.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训基地建成率。
(四)养老保险方面(5项):
1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保人数,实际缴费人数占参保人数比例);
18.基本养老保险费当期征缴额;
19.基本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率;
20.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含社区管理率);
21.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按季到位率。
(五)失业保险方面(3项):
2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23.失业保险费征缴金额(含清欠);
24.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率。
(六)医疗保险方面(2项):
2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含城镇居民参加住院医疗保险人数);
26.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
(七)工伤保险方面(2项):
27.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含高风险企业参保率);
28.工伤保险缴费率。
(八)生育保险方面(2项):
29.参加生育保险人数;
30.生育保险缴费率。
(九)“金保”工程方面(3项):
31.基金管理合规率;
32.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微机配备率达到100%;
33.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微机配备率达到80%。
(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4项):
34.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率;
35.县(市)财政城市低保资金最低预算到位率;
36.城市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率;
37.街道(乡镇)、社区城市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达标率。
三、责任期限
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
四、考评方法
考评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深入基层、查阅表册账卡、召开座谈会、抽样调查、明查暗访等方式进行,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年终总评采取将各类指标实际完成情况与日常工作情况加权评分的办法进行,评比结果予以通报。具体考评时,对能够量化的指标进行定量考评,对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各县(市)政府落实2006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情况由州政府负责考评,采取州考评督查组集中考评与州直相关业务部门日常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奖惩措施
2006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只对10方面单项工作进行考评,评出单项工作先进单位。对开拓创新意识强、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设立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对目标责任制贯彻落实不力、未完成目标任务,或由此引发集体、越级上访和突发性事件的单位及其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六、组织领导
2006年全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分级负责的原则,州政府与各县(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状,各县(市)政府与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分级组织落实。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由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监督检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由州政府督查室负责。
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加大工作力度,确保2006年全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附件:
2006年全州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制部分指标解释
一、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规划落实数量指按《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的意见》(吉政办发(2005)45号)明确的开发重点和开发规划落实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数量。
二、财政就业专项补助资金指按照2006年度州财政下达各县(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最低预算建议数完成情况,主要用于支持就业、解决并轨遗留问题和补充失业保险。
三、境外就业指本地劳动力通过各种合法渠道,包括通过劳动保障部和商务部批准的中介机构到国(境)外就业的总称。
四、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当年新到位金额指责任期末,各级财政安排的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当年新拨付到担保基金专用账户的金额(不含2005年末以前已拨付到位的担保基金额)。
五、小额担保贷款当年新发放金额指责任期末,经办银行当年实际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金额(不含2005年末以前已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金额)。
六、劳动合同签订率指责任期实际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占应签订劳动合同人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实际签订劳动合同人数
劳动合同签订率= ___________×100%
应签订劳动合同人数
七、农民工工资当期支付率指农民工工资当期实发放数与应发放数的比率。农民工工资应按月足额支付,建筑业不能按月支付的,最长不能超过2个月。计算公式为:
农民工工资实发放数
农民工工资当期支付率= __________×100%
农民工工资应发放数
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训基地建成率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训基地实际建成数与应建数的比率。按规定,2006年全州每个县(市)都应建立或改、扩建一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训基地。计算公式为: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训基地实建个数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训基地建成率= _________________×100%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训基地应建个数
九、城镇居民参加住院医疗保险指凡是未参加或没能力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关闭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人员、城镇居民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以企业、团体或家庭为单位参加住院统筹的医疗保险。
十、社保基金管理合规率指基金合规金额与基金全部金额的比率,其中基金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和城市低保资金,违规金额指违反基金管理规定使用的各项资金数额。计算公式为:
全部基金总额-违规金额
基金管理合规率= ___________×100%
全部基金总额
十一、县(市)财政城市低保资金最低预算到位率指县(市)财政实际列入并到位的低保资金与年初计划列入的低保资金比率。计算公式为:
县(市)财政实际列入并到位的低保资金
最低预算到位率=_________________×100%
县(市)财政年初计划列入的低保资金
十二、城市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率指实际通过金融机构向低保对象发放的资金与全部低保资金总额(国家、州级低保补助资金及地方列支的低保资金)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通过金融机构发放的低保资金
社会化发放率= _____________×100%
低保资金总额
十三、街道(乡镇)、社区城市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达标率指街道(镇)、社区配备有低保工作专用微机并实现与省、州、县(市)的网络连接。计算公式为:
实现网络连接的街道(镇)、社区个数
信息化建设达标率= _______________×100%
全部街道(镇)、社区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