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也称违法行为,是指特定的法律主体(个人或单位)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或导致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违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违法包括刑事违法(犯罪)、行政违法等等。狭义的违法则指犯罪以外的一般违法。平时所说的违法是指狭义的违法即犯罪以外的一般违法。犯法一般是指触犯刑事法律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违法按其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行政违法等。刑事违法即犯罪,是指触犯刑事法规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对社会危害较大,是违法中最严重的一种。
行政违法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行政违法因其危害较小,通常称为一般违法。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公民和法人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
二、国家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的轻微违法行为或违反纪律的行为。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三条 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第八条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解答律师:唐律师
6元/分钟6元/分钟
资深律师服务 先咨询 满意再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