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律师问答 > 其他问题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其他问题 2929 2020-06-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的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指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和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同时符合以下要求:

(1)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

(2)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是以聚众的方式实施的,即纠集三人以上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扰乱。

2、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情节严重一般是指扰乱时间较长、聚众人数多、侵害后果严重。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犯本罪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解答律师:唐律师

6元/分钟
立即咨询

6元/分钟

资深律师服务 先咨询 满意再付费
立即咨询